- 呂秋玲面塑
- 面塑,是用面來塑造藝術形象的一種工藝品。
- 關注:1
- 孝義面塑
- 孝義的面塑俗稱面花,它不僅是香甜美味的面食,而且還是一年當中所有重大節慶必不可少的參與者,是孝義人聯系感情的紐帶。
- 關注:419
- 絳州面塑
- 絳州,即今日新絳縣,是晉南平原上的一個縣份。這一帶歷史上盛產小麥,一直是山西省小麥、棉花產地。
- 關注:349
- 丹陽面塑
- 丹陽面塑為江蘇省鎮江市的特色民間技術,歷史悠久。丹陽東南鄉一帶,早在清代就有面塑藝人活動。農民過年過節迎親做壽,就要請他們來做
- 關注:309
- 陳興民面塑
- 陳興民銅山黃集人,初中畢業后一直從事面塑藝術。1995年拜全國著名的“面塑王”李方清先生為師,是近年來銅山面塑藝人的杰出代表。代表
- 關注:319
- 淳化面塑
- 面塑:以糯米、麥粉添彩捏塑成人物、動物、花卉或各式圖形等藝術品。另有以彩面調合點綴在食品上,區別用途,各呈異彩。小兒滿月親
- 關注:225
- 臨泉面塑
- 面塑,俗稱面花、禮饃、花糕、捏面人。漢族民間傳統藝術之一,以糯米面為主料,調成不同色彩,用手和簡單工具,塑造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
- 關注:240
- 嵐縣面塑
- 嵐縣面塑:嵐縣嵐城鎮是山西省的面塑藝術之鄉,在全國都小有名氣,當地百姓用技藝精湛、制作精美的面塑供品,諸如象征六畜興旺的家禽、
- 關注:255
- 忻府面塑
- 忻府面塑在長期的民俗傳承中,形成一套復雜的制作程序和嚴格的用料要求。面塑的主料為面粉,須用上好精粉,在發酵時適當用破,和面時在
- 關注:240
- 靈石面塑
- 靈石面塑
當地人稱之為羊羔兒饃,古時的“羊”同“祥”,取吉祥的寓意。春節來臨前,農家婦女會捏制小貓、小狗、小虎、玉兔、雞、鴨
- 關注:226
- 宜賓面塑
- 宜賓面塑藝術是民族民間文化當中獨樹一幟的“天府奇葩”。作為四川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,宜賓面塑經歷了百年的歷史,已形成了
- 關注:236
- 菏澤面塑
- 菏澤面塑,俗稱捏面人,它以小麥面和糯米面為主料,加入適量的顏料用水調和成不同色彩的面團,用鍋蒸熟后,再配上適量的防腐、防蛀、防
- 關注:304
- 朗莊面塑
- 相傳面塑起源于戰國時期,當時群雄割據,戰火四起,遍地狼煙。尤其野狼經常朗莊面
出沒傷人,人們為拯救人類,用面塑老虎鎮宅驅狼消
- 關注:268
- 萊州面塑
- 萊州面塑俗稱面花、捏面人,是利用萊州獨特的原料資源優質小麥粉,采用傳統手工工藝制作的集觀賞和實用于一體的傳統工藝品,在萊州具有
- 關注:250
- 面塑
- 面塑俗稱“捏面人”。它以糯米面、富強粉為主料,調入不同色彩的顏料和防腐劑,用手指和簡單工具--剪刀、梳子、箅子、竹針等,塑造各種
- 關注:247
国产精品 精品